被引排行
从分布式发电到微网的研究综述
赵波;李鹏;童杭伟;张雪松;范元亮;分布式发电具有灵活、分散、小型、靠近用户和使用清洁能源的特点,能提高局部供电可靠性、减少输电损耗、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以及减少废气排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集成分布式发电的解决方案,微网已成为电力行业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阐述了从分布式发电到微网概念的引出以及美国、欧盟、日本和国内对于微网研究的现状,给出了对微网研究的初步设想,以期推动微网的研究工作。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监测方案探讨
徐青松;候炜;王孟龙;输电线路覆冰在我国造成许多事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对覆冰的研究和预防一直在进行中。在分析线路覆冰形成条件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弧垂实时监测、线路图像实时监视和小型气象站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来实时监测架空线路覆冰的新方案,文中叙述了该方案的理论分析、具体实施方案、方案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赵波;光伏电源是分布式发电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分布式光伏电源通过逆变器接入到配电网中,具有随机性,与传统的电站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对电压的影响、对短路电流的贡献等7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戴彦,文福拴,韩祯祥在我国电力改革的新形势下 ,为保证电网规划顺利进行 ,需要解决电网投资方式、输电服务定价、规划方式及方法等一些问题。电力市场中电网规划的目的仍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提高总体社会效益。文章对有关电力市场中电网规划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设想
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梅简;张杰;刘双宇;裘吕超;全球能源转型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输送消纳可再生能源压力迅速加剧。储能技术的"能量时空转移功能"可以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支撑源网荷侧深度变革。电池储能技术配置灵活,综合特性优异,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以电池储能技术为切入点,为更好地理解电池储能技术,重点从技术水平、市场应用、问题与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电池储能技术进行了剖析。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发展趋势
程慧,解永刚,朱国荣NOX 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电厂是NOX 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我国对NOX 的排放将越来越严格。文章对脱硝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并对实际工程中减少NOX 的排放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的特性与比较
俞恩科;陈梁金;介绍储能技术分类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飞轮、超导、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储能技术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各种储能技术的适用领域。
电力系统CIM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潘坚跃,祝春捷,夏翔SCADA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应用 ,其电网结构信息和实时运行信息 ,可以为其它应用系统所用 ,文中介绍了杭州市电力局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对SCADA系统进行整合 ,并开展了第3方的验证 ,对今后其它业务系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界海洋发电状况探析
武全萍,王桂娟蓝色海洋蕴藏了巨大的清洁能源 ,近年来 ,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普遍重视海洋能的开发 ,积极探索研究利用这种可再生能源。文中介绍了当今世界海洋波浪发电、潮汐发电和海洋温差发电(OTEC)的发电原理和发展状况 ,其中OTEC被公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海洋能
智慧电厂与智能发电典型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综述
尹峰;陈波;苏烨;李泉;张鹏;以数字化和自动化为基础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为智慧电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主要体现在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先进测量与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发电厂生产运行与管理维护中的系统化应用。智能巡检、智能检测与闭环优化、智能燃料、智能诊断、网源协调、决策支持、可视化仿真与运维辅助等是智慧电厂的典型技术研究方向,部分关键技术正逐步形成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