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我国风光装机占比有望超过50%,将成为主力能源供给形式,目前国内新能源也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新能源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及低惯量特性,新能源以常规交流方式接入给系统的电压稳定、相角稳定和频率稳定均带来了巨大挑战,且接入损耗和成本仍然难以达到规模化发展需求。另外,国内外多个新能源接入工程均出现了系统稳定性问题。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全直流汇集送出方案应时而生。基于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的新能源全直流技术仅需维持直流电压稳定即可实现系统稳定,具有控制目标单一、响应速度快、效率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与交流汇集方式相比,全直流汇集送出方案的汇集输送距离远,不存在电压/无功问题和同步稳定问题,在大规模新能源广域汇集远距离送出场景下极具竞争力。新能源全直流汇集送出技术为新兴研究领域,暂无实际工程投运,存在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需对其开展系统性研究。
为此,《浙江电力》联合国网浙江公司“电力电子技术电网应用实验室”技术团队共同开展“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关键技术”专题征文活动,共同探讨新能源全直流送出方面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次征文邀请清华大学电机系赵彪副教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哲任副研究员、国网浙江电科院柔性电力技术室裘鹏主任、担任联合特约主编(排名不分先后),现诚邀广大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1)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系统架构技术;
(2)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运行模拟与仿真技术;
(3)用于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的大容量直流变压器、直流断路器等关键装备技术;
(4)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运行方式、控制方法和故障保护技术;
(5)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的工程化试验技术。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2月28日
拟刊出日期:2023年第5期
(1)论文应紧密围绕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充分反应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2)论文应是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理论性及科学性。
(3)论文应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篇幅控制在6000~8000字为宜。
(4)摘要独立成篇,通常按照“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方式撰写;引言介绍目前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正文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5)论文应使用《浙江电力》投稿模板,模板可在《浙江电力》官网首页“下载中心”获取。
投稿网址:http://zjdl.cbpt.cnki.net
投稿时请备注“新能源全直流汇集与送出关键技术”专栏
赵彪:zhao-biao@tsinghua.edu.cn
张哲任:zhangzheren@zju.edu.cn
裘鹏:qiupeng5000@163.com
张瑞敏(编辑部):ruiminminzhang@163.com
赵彪,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达青年学者,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IEC SC22F AHG6工作组召集人。主要从事新能源功率变换技术、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柔性输配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企事业单位重大横向课题等科技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与西电、四方、特变电工等国内1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应用于南网珠海直流配电、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东莞中压柔直互联等多个新能源示范工程;牵头起草电力电子变压器领域第一个IEC国际标准、我国首批IGCT器件行业标准等。连续3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获2021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1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 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
张哲任,博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系统建模与仿真学术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输变电设备仿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CIGRE(国际大电网会议)工作组B4/A3-80成员。长期从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和新能源并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度参与舟山五端柔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开发出柔性直流输电基本设计软件,在柔直主回路参数设计、控制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累计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三作者身份参与撰写学术专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第2版)。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多特性小水电群大规模接入消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研究,参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等多项国家标准修订。
裘鹏,硕士,高级工程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柔性电力技术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电网应用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与建设了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首个高压直流断路器示范工程、首个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和首个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主导完成了省级电科院首次大型工程成套参数设计,担任 IEEE 国际标准《中低压直流配用电调试技术导则》主席,参与 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中《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项目担任项目执行负责人,9 项国网公司科技指南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 1 项,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出版著作 3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 40 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1 项。曾获浙江省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家人才等称号。获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讲座课程授课教师、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