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配电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

                               专题征文通知

专题背景

随着双碳目标落实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电网形态正在发生快速演变。大量分散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等新型源荷规模化接入配电网,配电网与用户智能互动的需求逐步呈现,传统放射型配电网正演变为多级、多态复杂配电网,用户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要求持续提升,这些都对新型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配网低碳环保装备、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智能终端设备、配电物联网及数字化、配网智能故障自愈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配电网呈现出低碳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获得不断发展与应用。因此,智能配电网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配网真型试验与实证能力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配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对于配网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区别于传统动态模拟、数字仿真试验技术,配电网真型试验最大程度上再现配网实际运行环境,能够高效、真实、安全地检验设备的功能与性能,并为研究新型配网复杂特征提供有效试验手段,在系统级的试验测试和实证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前,中国电科院武汉分院、河南电科院以及浙江电科院等均开展了配网真型试验场的建设与试验工作,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大背景下,配网真型试验的市场和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为此,《浙江电力》联合浙江电科院智能配电网先进技术攻关团队共同开展“新型配电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专题征文活动,共同探讨配网真型试验应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次征文邀请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配电与真型试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兵兵、中国电科院高压所技术总监陈江波、国网浙江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刘浩军担任联合特约主编,共同主持“新型配电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专题。现诚邀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踊跃投稿。

01

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配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2)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设计关键技术

(3)配电网真型试验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

(4)一二次融合断路器真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5)故障指示器真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6)配电网复杂故障自愈技术实证测试研究

(7)低压配电物联网真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8)台区侧分布式电源/储能管控能力测试研究与应用

(9)配电电缆及通道环境真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10)配网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研究与应用

(11)配电网智能运检装备实证测试研究与应用

(12)配电终端即插即用与互操作能力测试研究

02

投稿要求

(1)论文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篇幅控制在6000~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2)请写明论文题名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3~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25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其英译文。摘要应是一篇独立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引言字数不少于1000字。

(4)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5)获得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或属于各级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的论文,请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或科技项目名称,注明其对应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文后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学位,职称,所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等。

(6)参考文献应选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不要引用尚未公开出版的资料和产品说明书,数量建议在15条以上,且大多应为5年之内的文献。如引用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中的文字、图表等内容,必须在文后列入参考文献,并在正文中标注。文后参考文献项请按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依次列出。

(7)来稿请用Word或WPS排版,格式参照《浙江电力》论文投稿模板。

(8)论文中所用文字、图表等均出自作者本人所作,不存在侵害他人著作权问题。

(9)本刊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或文字性修改,请勿一稿多投。来稿经审定确定采用后,即通知作者。

03

投稿方式

  投稿网址:http://zjdl.cbpt.cnki.net

  投稿时请备注“新型配电网真型试验及实证技术”专栏

  论文模板可在投稿网站首页“下载中心”获取

04

投稿截止日期

截止日期2022年8月31日,拟于2022年12月出版

05

专题负责人

沈兵兵:sbb_nari@163.com

陈江波:chenjiangbo@epri.sgcc.com.cn

刘浩军:Hhjjll512@sina.com

陈建梅(编辑部):13017359@qq.com

06

特约主编简介

 

国网电科院研究员级高工——沈兵兵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配电与真型试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沈兵兵,研究员级高工,原国电南瑞配农电分公司副总经理、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导师。退休后任河海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MBA校外导师等职。

  • 国内配电领域资深专家,IEC TC57第14工作组成员、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标委会顾问(原配网工作组主任)、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自动化专委会配用电学组委员;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EPTC)配电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技术顾问及配电与真型实验专委会秘书长。主持制定了30余部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以及国网公司企业标准。长期从事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负责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国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先后获得近20项电力行业科技成果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库成员,江苏省首批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南方电网技术》、《供用电》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中国电科院教授级高工——陈江波

中国电科院

高压所技术总监

  • 陈江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高。担任全国高压电气安全标委会秘书长、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委会副秘书长、全国电力变压器标委会委员、IEC TC122 AhG召集人WG3、TC99 MT4、IEEE P1861工作组成员。长期从事各电压等级电力设备试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包括配电设备真型试验技术研究、电力设备现场试验与长期考核技术研究以及环保型电力设备研究。曾主持/参与国家、国网公司科技项目3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公司及行业奖励15项;发布标准14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6项;发表专著10部,其中CIGRE报告1部,培训教材3部,发表论文47篇,专利67项。

国网电科院高工

——刘浩军

国网浙江电科院

副总工程师

  • 刘浩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输变配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和状态诊断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包括配电设备真型试验技术研究、电气设备现场状态检测测技术研究、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策略技术研究等。曾主持/参与国网公司、省公司等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布标准1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发表专著2部,发表论文15篇,专利12项。

上一篇:“新型储能安全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下一篇:“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技术”专题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