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作为传输电能的重要枢纽,不仅自身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也是引导发电侧和用户侧的低碳化发展的主推手。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数据,并可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以发现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此外,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运行也对碳减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储能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以提升低碳运行水平。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低碳运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减排技术至关重要。
为此,《浙江电力》联合浙江省电力学会碳资产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方法技术”专题征文活动,探讨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碳核算、碳减排面临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次征文邀请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钟崴、福州大学经济贸易系副教授龙厚印、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应光耀正高级工程师担任特约主编,现诚邀广大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1)新型电力系统下,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以及碳监测、碳计量等技术;
(2)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及典型电力场景碳减排方法学研究,碳减排项目开发及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金融等技术。
(3)电网企业碳足迹核算方法,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低碳电网指标评价体系,碳-电协同下电网发展路径;
(4)电力节能低碳新产品、新材料及应用,电能替代与节能减排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等。
截稿时间:2023年5月15日
拟刊出日期:2023年第8期
(1)论文应紧密围绕电力碳排放核算、典型电力场景碳减排方法、综合能源系统碳减排方法、低碳电网指标评价等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充分反应新型电力系统在双碳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2)论文应是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理论性及科学性。
(3)论文应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篇幅控制在6000~8000字为宜。
(4)摘要独立成篇,通常按照“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方式撰写;引言介绍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意义;正文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5)论文应使用《浙江电力》投稿模板,模板可在《浙江电力》官网首页“下载中心”获取。
投稿网址:http://zjdl.cbpt.cnki.net
投稿时请备注“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技术”专栏
钟崴:zhongw@zju.edu.cn
龙厚印:longhouyin1985@163.com
应光耀:zjuggyy@126.com
徐晗(编辑部):705227279@qq.com
钟崴,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书记。主要从事热能动力工程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理论与技术研究,以及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优化调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控、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智慧电厂等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优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双碳”的能源价值链管控与协同服务理论”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工业园区多能流综合管控与协同优化”子课题等多个重大项目。已在Solar Energy,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Energy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0余项。现任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常务委员、《区域供热》杂志编委。
龙厚印,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福州大学经济贸易系主任。主要从事能源经济、环境经济、电力经济学等研究,获得2022年福建省高层人才(C类)、2020年福州大学“旗山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2003033)、福建省社科课题(FJ2018C040)、福建省自科课题(2020J05123)。论文研究在《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Energ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等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获得《浙江电力》优秀青年论文一等奖。
应光耀,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低碳研究所书记。长期从事碳咨询、综合能源技术、振动故障诊断等领域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基基于数字孪生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大型机组突发性振动识别技术与治理策略、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等20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能源局、国网浙江公司科技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9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